【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二十六)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 特定行业人员篇
为指导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工作, 特制订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普通居家人员、出行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特定行业人员。
1.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行业人员, 因日常接触人 员较多, 存在感染风险, 其所在单位应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 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纸巾、体温计等物品, 并做好工作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工作期间, 应做好个人防护, 规范佩戴口罩上岗。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
注意保持手卫生, 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 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
每日至少 2 次测量体温。
一般情况下, 不必穿戴防护服、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
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 应立即停止工作, 根据病情居家隔离或就医。
2. 对于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 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3.对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时, 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 与被调查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
开展疑似和确诊病例调查时, 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也可考虑采取电话或视频方式流调。
4.对于标本采集人员、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 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5.对于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尸体处理人员, 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等。
环境清洁消毒人员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 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 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