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内容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健康资讯>【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三十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你问我答(一)
新闻资讯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三十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你问我答(一)

发布日期:2020-02-10 字号调整 14px 浏览次数(73 )

目前,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目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史, 这符合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的特征。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 形成飞沫核, 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 造成远距离的传播。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

  空气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 还能开窗通风吗?

  飞沫传播距离很短, 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如果不是在密闭空间里, 通风会使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形成的病毒浓度降低。所以建议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 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 但是提醒大家, 注意保暖。

  按照现在的防护手段比如戴口罩, 能否有效防止气溶胶传播?

  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 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 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 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 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 而不被感染的。

  如果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 或者楼里有隔离的人, 传染的风险有多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被确诊后, 会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会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确诊病例家中及小区公共区域将进行清洁消毒。作为小区一般居民, 无须过度恐慌,只需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大家都没有免疫力,都是易感的。无论小区是否有病例, 都要注意防范。社会不是封闭的, 即使小区没有病例, 如果不注意防范, 也有感染的危险。公寓的电梯或步行楼梯的过道, 通常是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 坐电梯或走楼梯, 都要戴口罩。房间窗户每天要打开一段时间, 让房屋有一定时间通风。在疫情终结以前, 尽可能避免用手直接触摸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社区公共设施表面, 触摸了一定不要再揉眼睛、摸鼻子、摸嘴巴, 应该尽快洗手。

  医护人员乘坐交通工具。回家会不会把病毒带出来?

  从科学角度来说, 即使是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也都是按照要求, 经过科学防护才进入病房开展工作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都会穿着工作服, 离院时会更换衣物、清洁身体。救护新冠肺炎病例的医护还会加穿防护服并经过严格的消毒措施, 经过正确的消毒防护措施和院感防控手段, 医护人员离开病房和医院时是不会携带病毒的。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日夜奋战在一线, 希望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被尊重、被善待。

  什么是粪-口传播?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谓的粪-口传播, 是指患者粪便污染了食物、水等, 然后进入人体消化道感染人。“病从口入”, 就是对粪-口传播的通俗说法。粪-口传播的传染病较多, 有霍乱、手足口病等。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研究, 近期部分省市报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便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提示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但还不能确定进食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感染和传播。当前防控工作已经充分考虑粪-口途径传播的风险,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6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 对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特定人群防护及特定场所消毒等内容, 提出了相应措施和要求。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研究, 明确是否通过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感染。对于公众,尤其是餐饮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容易污染的物品后要洗手。